此次爆破为上部70米部分,另外部分的爆破将于一周后进行。
尽管如此,因电力产品核心特征、输配环节的垄断性、及电力市场潜在的恶性竞争,电力行业在世界各地均受到政府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督。工作组提供推荐意见,供公开听证时考虑。
在进行简化分析时,采用负载与资源表方式,将电力需求与现有的装机容量加新增装机容量减淘汰容量相比较。最近几年的批准文件内容越来越具体,比如《圣奥诺弗雷核电站决议》就要求电力运营商在最有利于电网的变电站采购中,优先采购指定的资源和储能服务。一旦获批,申请人就成为介入者,拥有该项目的参与者的所有相关的权利和责任。获批项目中包括13个天然气发电厂,5个太阳能项目,以及一个太阳能蓄热项目。监管目标是为了确保电力行业符合公共政策的多重指标
输变电成套装备100%实现智能化,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自主化率达到85%。重点发展CAP1400核电成套装备,华龙一号核电成套装备,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钍基熔盐堆核电机组。据贵州电网公司副总经济师、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玉萍介绍,截至目前,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已完成全省1162家列入省政府准入目录企业的市场主体注册,其中发电企业22家、电网企业81家、电力用户1059家,规范了市场成员的准入和退出管理,对促进公平交易、维护市场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6月22日,贵州电力体制改革媒体采访活动传出利好消息:今年1-5月,通过贵州电力交易中心的直接交易,减少用电企业电费支出16亿元(其中电网减少6亿元、发电企业减少10亿元),用户平均用电单价比目录电价下浮0.1256元/千瓦时,有效扶持了省内有色、化工、冶金等重点产业。《批复》明确了贵州电网2016-2018年首个监管周期输配电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并同步调整终端用户目录销售电价。贵州电网公司如何参与售电侧改革?贵州电网公司企管部主任周宏伟给出回答根据贵州省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贵州售电侧改革试点地区选择了贵安新区和兴义市。经过多轮磋商,贵安新区配售电有限公司组建工作已经尘埃落定,将于6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
据贵州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徐兵介绍,尽管任务艰巨,但贵州电网公司仍然认真对接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并取得不错的成绩。据了解,本次贵州省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明确提出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即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售电侧改革、跨省跨区电力交易。
《批复》同时明确参与市场交易的发电企业上网电价由电力用户或市场化售电主体与发电企业通过自愿协商、市场竞价等方式自主确定,电网企业向用户或市场化售电主体按照其接入的电网电压等级所对应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参与电力市场的用户购电价格由市场交易价格、输配电价、线损电价和政府性基金组成。贵州电网公司财务部主任徐曼表示,此次国家发改委对贵州电网输配电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的核定,可以使贵州省输电环节过网费下降1.66分/千瓦时,其中大工业用电过网费下降3.06分/千瓦时。同时,也改变了电网企业的盈利模式和政府对电网企业的监管模式,对贵州电网公司经营管理产生深远影响。
今年1-5月,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全省年度双边协议直接交易合同计划电量153.35亿千瓦时,实际完成127.32亿千瓦时,合同计划完成率83%,交易电量占省内售电量比例为35.71%。今年3月28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工商注册,成为全国首家多股东有限公司制的省级电力交易机构。贵安新区的售电侧改革重点是组建混合所有制的配电公司开展配电网的投资建设,而兴义市的重点则是解除代管。今年1月,贵州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开展了2016年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年度双边协商直接交易。
据了解,为加快推进贵州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早在2015年11月的贵州省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上,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就要求按照相对独立的原则尽快提出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公司制组建方案。通过电力市场化改革和输配电价改革,我省冶金、化工、有色等企业用电价格大幅下降,生产得以保持稳定。
未参与电力市场的用户(包括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用电),继续执行政府规定的电价。徐兵表示,电力的市场化交易可以让电解铝、铁合金、工业硅等工业用电量稳定在150亿千瓦时左右,并使大型数据中心用电价格大幅下降,拓展市场能力明显增强,这让贵州省工业结构调整得以深入推进。
同时,4月13日,在贵州省经信委召开了全国第一个省级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贵州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并审议通过了贵州电力市场交易规则。4月21日,在贵阳市举行了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暨贵州电力交易系统投运仪式,公司制的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据周宏伟介绍,按照贵州省的改革方案,将新成立的贵安新区直管区470平方公里范围内配电业务划定为增量,由贵安新区管委会、贵州电网公司牵头组建混合所有制的配电公司开展配电网的投资建设。而作为唯一一个保持代管的县级供电企业,在改革潮流的推动下,贵州电网公司也决定放手,终止对兴义市电力公司的代管,主动为兴义地方售电公司的成立创造条件。尤其在电力市场化建设方面,目前已有22家发电企业和943家电力用户参加了2016年年度双边协商直接交易,签约电量达417亿千瓦时,预计占省内用电量的50%电力市场建设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中国电力报:在电力市场建设工作中,西北区域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是什么?黄少中:西北区域电力市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是宏观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后,西北各省(区)政府在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等方面压力逐步加大,电力市场建设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以实现协同发展和解决问题为导向,促进新能源消纳、电力余缺互济和节能减排。
多家售电公司纷纷注册成立,目前西北区域已注册59家,其中陕西16家、甘肃7家、青海4家、宁夏15家、新疆17家。二是在2014、2015年新能源跨省区发电权交易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罗灵、宝德等通道的闲置输电能力,促进西北新能源电力外送。
二是西北电力装机富裕,用电需求放缓,电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着较大压力,如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供给侧改革,优化电力和能源生产结构。现货市场的建立和运行对交易规则、技术支持系统等软、硬件要求较高,西北的各方面环境目前暂不具备立即推进现货市场的客观条件,西北区域现阶段市场建设的工作重点还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的中长期交易,同时,把结合西北实际研究现货市场机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密切关注和跟踪国内现货市场试点的进展情况,通过进一步促进日前和实时交易市场化,完善交易主体、缩短价格形成周期等引导交易逐步向现货市场发展,为将来正式开展区域现货试点做好准备。
其次是调动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利用大范围配置资源的效率优势、成本优势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跨省区交易,把市场逐步做大、做活。在打破省际壁垒方面,首先应发挥出区域市场机制对各省电力运行的促进作用,例如促进新能源消纳、促进电力电量平衡、提高运行效率和降低能耗等,以实实在在的效果、影响,说服省(区)政府相关部门开放市场。四是继续推进区域辅助服务市场化,建立区域电力调峰、调频、备用等市场机制。黄少中:未来西北电力市场将形成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新能源消纳、电力余缺互济和节能减排的良性互动机制。
国外成熟电力市场中,两者的主要功能是中长期交易规避风险、现货交易发现价格。要建立区域电力市场,如何打破固有的省际壁垒、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西北能源监管局局长黄少中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发挥区域市场对各省电力运行的促进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利用大范围配置资源的效率优势、成本优势吸引市场主体,把市场逐步做大、做活。
区域电力市场的建设,有利于开展跨省区电力市场交易、促进新能源消纳、电力余缺互济和节能减排,实现更大范围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国电力报:请展望一下通过电力市场化改革,西北电力市场的前景和预期。
以建立健全市场化交易机制为手段,将能源和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结合实际、由近到远、先易后难地逐步形成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补充的电力电量平衡机制。三是促进日前和实时交易市场化,进一步完善交易主体、缩短交易周期,更好地发现价格信号。
容量、电量、辅助服务等各类市场机制较为全面,电力期货、金融和衍生品交易提供避险手段,各类市场主体全面进入市场,电力资源通过市场机制在区域范围内进行灵活、合理配置,服务于五省(区)能源和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从国内情况来看,对中长期交易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目前广泛开展的电力用户直接交易、跨省区交易、发电权交易都属于中长期交易范畴,而现货市场相对而言是个新生事物,国内目前还没有实际运行经验,京津冀、南方、福建等地已经着手开展试点工作,相信经过积极探索,试点地区的工作经验一定会促进现货市场在我国落地生根,进而在国内全面推进。宁夏2016~2018年输配电价已获批复、陕西输配电价监审工作正在开展。中国电力报:在推进西北电力市场建设方面,您认为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开展?针对现实存在的省际电力市场壁垒,如何打破壁垒畅通机制?黄少中:推进西北电力市场建设,开展跨省区市场化交易,我认为应该分四步走。
形成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补充的电力电量平衡机制。最后是在具备条件后力争形成统一的区域现货市场,联合出清电力电量,较为彻底地打破省际壁垒。
中国电力报:根据西北电网实际,您认为重点是推进中长期交易还是现货交易更有利于区域电力市场的建设与发展?黄少中: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要求具备条件的地区逐步建立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补充的市场化电力电量平衡机制,因此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都是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力报: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实施一年多来,西北五省(区)电力体制改革进展如何?黄少中: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电力企业、电力用户和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政府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制定电力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陕西、宁夏方案已报各自省(区)人民政府。
一是基于实际需求在区域交易平台上开展季度、月度交易,通过市场协商、挂牌等方式形成交易价格和电量。我认为,在西北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与电力市场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